3月19日上午,浙江大学召开研究生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工作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立忠,校党委副书记朱慧出席会议并对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改革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会议由研究生院院长夏群科主持。
王立忠强调,当前恰逢“十四五”规划全面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重要时期,学校积极响应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和战略性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深度产教融合改革,并将其列为2025年十大综合改革重点项目之一。他明确三方面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新时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创新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紧密把握科技与人才竞争形势,着力破解关键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供给瓶颈,切实提升学校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二是抓住关键环节,强化产教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打造校企校地创新平台,深化企业出题—高校解题订单式项目制培养,扎实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三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对标对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探索建立实践成果创新评价标准体系,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范式,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支撑。
朱慧指出,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彰显使命担当,首先要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落实并迭代升级“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进一步探索构建“四链融合”育人体系,将思政教育赋能与产业需求、科技创新深度结合,全面推进培养有扎实专业知识、强烈社会责任感、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次要分类建设素质精良的导师队伍,健全校外行业导师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双导师制度,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完善导师分类评聘与考核制度,筑牢教育强国的根基;最后要积极探索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推进机制,突破思维惯性,克服路径依赖,围绕重点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做好常态化政策衔接和信息共享,校内各部门合力推进深度产教融合培养改革。
会上,研究生院副院长、专业学位处处长卜佳俊介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深度产教融合培养情况。他提到,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总体要求,持续调整研究生招生结构和培养规模;主动承担国家专项任务,布局推进建设特色学院,优化提升关键培养要素;以国家政策要求为引领,强化培养标准,提升校企合作,加大建设力度,全面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探索构建浙大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拔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学院、工程师学院、公共管理学院4家院系代表依次汇报交流,其中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许超讲到,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就是要真正做到校企地协同,任务导向、过程育人、项目实践、交叉赋能;海洋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瞿逢重讲到,交叉专业领域的产教融合培养首先要明确企业需求,然后建立校企合作,最终要切实安排学生参与到项目中,以达到联合科研攻关、校企协同育人的目标;工程师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张光新讲到,培养卓越工程人才要聚焦工程强化科技创新教育,明确学科专业与产业需求的贴合度、学校与企业的责权利,优化校企间、院系间的组织模式、协同机制和动态结构,以服务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和出口标准,构建多方共赢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共同体;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全国教指委委员赵志荣讲到,教指委是教育教学决策的中枢,是产教研融合多元参与治理结构的重要环节,学校教指委要积极发挥职能起到督促指导专业学位发展的作用,同时要承担起更多研究生教育培养要素提质增效的责任。
会议还隆重举行校级联合培养基地授牌仪式暨行业导师聘书颁发仪式,并邀请校级联合培养基地代表、校聘行业导师代表发言分享实践育人经验。
学校研究生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校级联合培养基地代表、校聘行业导师代表、全国和浙江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负责人、各相关学院(系)负责人、研究生院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