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浙江大学本科生国际交流合作,创造以学生为主体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的平台,浙江大学微小卫星研究中心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基础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从2016年起启动两所高校学生间中俄合作项目试点,以学生科研团队为主合作研制一组CubeSat微纳卫星,并通过搭载发射的方式开展空间试验。
浙江大学微小卫星研究中心自2008年成立以来,致力于微小卫星技术研究,研制了5kg级和20kg级两种型号的皮纳卫星平台:于2010年成功发射中国首颗公斤级皮纳卫星——浙江大学皮星一号A卫星,于2015年成功发射浙江大学皮星二号,是国内首颗承担重大试验任务的应用型皮纳卫星;已研制一批成熟的卫星部组件,并成功应用在多颗成功发射的微纳卫星上;中心拥有全国高校中最全面的微小卫星齐套科研设备,包括低中高频电子通信测试设备、设计仿真平台、环境试验设备、卫星测控站等;支持微纳卫星及星载测控应答和通信设备,轨道姿态测量和控制等部组件的研究、开发、测试、环境试验和地空联试。
中心积极推动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微小卫星CubeSat项目,学习和发扬国外高校的先进模式,并逐渐形成了“微型手机卫星CellSat”等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品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发展和摸索过程中,中心大胆尝试将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的新型创新多学科交叉培养模式,推进科教融合和产学结合。
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是俄罗斯历史悠久的理工科为主的综合大学,是俄罗斯技术类顶级大学,也是全俄最好的理工科大学,培养出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八十余名俄罗斯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圣彼得堡理工大学与我国许多著名院校建立平等合作关系,尤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科技专家和带头人。
本次两校间的大学生卫星研制合作项目,将以本科生为主体,以初期短期互访交流、过程中分工研制开发、末期集成测试共同协作等方式完成项目,旨在增长学生工程实践经验,锻炼国际性团队协作能力,让更多学生通过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实现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
首期合作项目计划为期两年,主要内容及形式有:中俄大学生CubeSat合作研制项目、大学生微小卫星创新设计竞赛;开设暑期特训夏令营、大学生微小卫星技术交流研讨会。计划于2016年完成中俄CubeSat项目原理样机;2017年卫星项目结题验收,并搭载发射。现将项目安排及要求通知如下。
一、国际大学生卫星研制合作项目创意征集
征集对象:全校在读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
征集内容:50kg级以下微纳卫星平台部组件、任务载荷、在轨应用等,创意应具有前瞻性和可实现性,具有国际合作价值和应用前景。
征集要求:
1. 以团队形式报名,每队不超过5人;
2. 参与队伍应充分调研国内外卫星(尤其是微纳卫星)在轨应用技术,提出具有创新思想和较高应用价值的项目研究方向,并且在两年研制期内具有可行性;
3. 参赛队伍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创意报告,并提供一定的支撑材料;经筛选入围后,需通过后续组织的答辩和专家评审方可认定为终选方案。
报名方式:2016年5月31日前发送团队名称、名单及负责人(含联系方式)至邮箱sunshujian@zju.edu.cn或手机17098079965,联系人:孙书剑。最终报告及答辩要求将于报名结束后另行通知。
奖励办法:
1. 对于终选通过的方案团队和个人颁发获奖证书,并颁发奖品或奖金;
2. 创意入围的团队或个人可受邀参与卫星发射参观、暑期特训夏令营等活动,具有优先入选合作项目团队的资格,或作为参与人参与项目研制;
3. 对于有意向参与创意征集的团队和个人,鼓励同时申报“2016中俄大学生小卫星创新设计大赛”,具体内容详见通知第三项。
二、国际大学生卫星研制合作项目团队遴选
遴选对象:全校在读全日制本科生
项目内容:针对两校合作的卫星项目选定的方案,组织团队对卫星平台、部组件、载荷等进行研制攻关,并负责后续的测试、试验以及发射环节;进行两校合作团队之间的交流互访,对项目进度跟踪管理,完成项目的评审及验收。
遴选要求:
1. 遴选的参与者应以个人形式报名;
2. 根据项目需求,参与者任务方向主要有:硬件电路、嵌入式软件、机械结构及热控等,鼓励相关专业或具有相关的本科生报名;
3. 报名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自主性和团队协作能力,并有相对宽松的课余时间;
4. 入选的队员将参与全部后续合作项目环节,并将参与卫星的发射。
截止时间:2016年5月31日前发送报名人信息(姓名、学号、专业)至邮箱sunshujian@zju.edu.cn或手机17098079965,联系人:孙书剑。后续遴选安排将于报名结束后另行通知。
三、2016中俄大学生小卫星创新设计大赛
参赛对象:全校在读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
主办单位:中国宇航学会、中俄工科大学联盟(阿斯图)、哈尔滨工业大学、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
承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技术支持单位:快速响应小卫星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大赛主题及内容:
围绕科技最新进展和未来航天领域发展趋势,针对小卫星相关领域进行创新,特别鼓励参赛者大胆设想可能对未来航天发展产生影响的创新性理念,大赛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个方面:
1. 基于小卫星的深空或近地创新航天任务;
2. 新概念小卫星系统技术;
3. 小卫星创新应用;
4. 适用于小卫星的新型分系统或部组件;
5. 其他前瞻性的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等。
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及完整性,需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提交,作品展示方式不限(如报告、图片、视频或实物、模型等,实物及模型等实体作品在决赛时提交)。
奖励办法:
1. 一等奖:5件,奖金8000美元(税前)。
2. 二等奖:10件,奖金4000美元(税前)。
3. 优秀奖:若干。
视参赛作品情况,组委会可适当调整奖项数;特别优秀作品可选作大学生小卫星任务方案,并提供搭载发射机会;对获奖个人和参赛团队可组织开展卫星发射参观、小卫星夏令营等活动。
参赛方式:2016年4月13日中午12:00前发送团队名称、名单及负责人(含联系方式)至邮箱sunshujian@zju.edu.cn或手机17098079965,联系人:孙书剑。